close
性疾病,功效,即用,常用,茯苓

提問: 急!中醫藥院醫院活血化瘀 跌打損傷 傷風感冒的常用中藥材有哪些? 問題補充: 医师解答: 一、散寒活血化淤 即用溫熱的藥物配合活血化淤藥物,以溫經通絡散寒化淤,.驅散陰寒凝滯之邪,使經脈舒通血活淤化。取“寒者熱之”,“血得溫則行”之義。寒為陰邪,最能收引經脈,凝滯氣血而導致氣血淤滯。這里的寒凝包括兩個方面,一是外寒客絡,陽氣受困;一是脾腎陽虛,陰寒內生。在臨床應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則時,應當分清溫經通陽活血通脈和補陽益火活血化淤之法。 常用藥物:溫經通陽如桂枝、附子、肉桂、吳茱萸、細辛、炮姜等;補陽壯火如淫羊藿、巴戟天、杜仲、胡蘆巴、仙茅等;活血化淤常選性溫的川芎、當歸、紅花、乳香、五靈脂、骨碎補、天仙藤、急性子、川續斷等。 方劑舉例:當歸四逆湯,陽和湯,右歸飲合桃紅四物湯等。 適應證:溫經通陽活血化淤運用于外寒客于脈絡之血淤癥,主要表現除有血淤表現外,另見局部蒼白、發涼、疼痛得熱則緩,舌淡或紫,苔白潤,脈沉細或沉緊。常見于動脈的閉塞、狹窄、或痙攣性疾病,此類疾炳早期可以上述癥狀為主。補陽益火活血化淤法運用于除有上述表現外尚有腹脹便溏,腰膝發冷,小便頻數或不利,陽痿遺精,脈沉細等,常見于動脈的狹窄或閉塞性疾病的后期,由于內外之寒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,臨床表現錯雜,應分清主次,辨證論治,酌情配伍用藥。 二、祛濕活血化淤 即用燥濕或滲濕的藥物配合活血化淤藥物,以祛除濕邪,促使血活淤化。濕為陰邪,其性黏滯,易阻氣機而致脈絡阻滯而血淤。濕邪有外侵或內生之分,病理過程中又有寒化和熱化之別;且與脾之運化,腎之溫煦有密切的關系。從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來看,外濕多從熱化,所以具體應用祛濕活血化淤時,又要區分清熱利濕,健脾溫腎利濕活血化淤。 常用藥物:清熱利濕,如赤茯苓、車前子、淡竹葉、漢防己、澤瀉等;健脾利濕,如茯苓、薏苡仁、蒼術、白術、赤小豆等;溫腎化濕,如益智仁、肉桂、桂枝、烏藥、威靈仙、木瓜等;活血化淤兼滲利水濕者,如性寒涼之益母草、馬鞭草、虎杖、半枝蓮、穿山龍、木通、落得打等,性偏于溫之澤蘭、天仙藤等,性平之劉寄奴、王不留行等。 方劑舉例:五神湯,三妙丸加減,五苓散加減,苓桂術甘湯加減,萆?分清飲加減。 適應證:清熱利濕活血化淤法適用于濕熱淤證,主要表現為除有血淤證象外,見患部膚紅灼熱、水腫或瘡面濕爛,舌紅,苔黃膩,脈滑數等,常見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急性期、急性丹毒、血栓性淺靜脈炎等疾病。健脾利濕活血化淤適用于脾虛濕淤證,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,全身倦怠,脘腹脹滿,大便溏稀,舌苔白膩,脈濡緩等,見于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、靜脈血栓形成恢復期。溫腎利濕活血化淤適用于腎虛濕淤證。主要表現為患肢水腫,膚冷,全身畏寒,舌淡,苔白潤或白膩,脈沉弱等。常見疾病有:糖尿病血管病中、晚期,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后期以及下肢靜脈性疾病后期。由于內外濕互為,濕性重著,纏綿難祛,一所以臨床要辨清主次,慎重配伍。濕聚火煎可以成痰,痰濕同類而有異,治療上還應選用祛痰之劑,如溫化寒痰的白芥子、半夏、白附子等;清化熱痰的貝母、瓜蔞、瓦楞子、貓爪草、海藻、昆布以及行氣消痰的萊菔子、薤白、橘紅、陳皮等,配合應用,以增加療效。 三、理氣活血化淤 即用理氣的藥物,調暢氣機,氣行則血行,使血活淤化。氣之為患,不外乎氣滯、氣虛、氣逆三個方面。而四肢血管病癥又以氣滯、氣虛多見。氣為血帥,是血液運行的動力,所以氣機不暢,郁滯不行則血行為之澀,而致血淤,氣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,血行緩慢而成淤。反之,血為氣母,氣賴血載,血淤既成又致氣滯,在病理上互為因果,相互影響,氣血密切相關,決定了理氣法在血管病癥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。又由于肝主疏泄,調暢氣機,又主藏血,所以舒肝行氣在四肢血管病癥的治療中更有重要的意義。綜上所述,臨床上具體應用時還須分辨行氣和益氣活血化淤二法的應用。 常用藥物:疏肝行氣性偏涼如柴胡、川楝子、郁金等,性偏溫之佛手、青皮、枳殼等;以及性平之香附、香櫞等。益氣如黃芪、黨參、太子參、白術、山藥、炙甘草等。 方劑舉例:血府逐淤湯加減,補陽還五湯加減。 適應證:疏肝行氣活血化淤適用于肝郁氣滯血淤證,凡四肢血管病癥均可酌情使用,尤宜于病情隨情志刺激而變化,或患者憂郁不安者,益氣活血化淤適用于氣虛血淤證,主要現象為除有血淤證象外,可見病久體倦、納差、氣短、心悸舌淡、苔白、脈虛無力等癥,常見于動脈狹窄、閉塞性病癥和深靜脈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深靜脈炎的后期,同時必須注意,行氣太過易耗氣,溫燥之品能傷陰,臨床應用宜慎重。 四、清熱活血化淤 即用寒涼的藥物配合活血化淤藥物,清解熱邪,以使絡寧血活淤化。是“熱者寒之”之義。“夫脈者,血之府也”,所以熱邪侵入脈絡多及血分;又有熱之甚即為毒,熱邪灼津傷陰,虛熱內生。“血受熱則煎熬成塊”,阻滯脈道,而成血淤,由此可見,具體應用清熱活血化淤法時,首先應分清虛實,和在氣在血。從而推演出清熱涼血,清熱解毒和養陰清熱活血化淤三法。 常用藥物:清熱涼血如水牛角、赤芍、牡丹皮、紫草、生地、玄參、大青葉等;清熱解毒如金銀花、連翹、紫花地丁、蒲公英、千里光、土茯苓等;養陰清熱如生地、玄參、天花粉、白芍、麥冬、沙參、地骨皮、知母、黃柏等。活血化淤如兼清熱涼血之牡丹皮、紫草、丹參、赤芍、郁金、凌霄花、鬼箭羽等,兼清熱解毒之紅藤、虎杖、敗醬草、金蕎麥、落得打等。 方劑舉例:五味消毒飲合清營湯加減;四妙勇安湯加減。 適應證:清熱涼血活血化淤運用于血熱血淤癥,主要表現除有血淤證象外,可見皮膚發紅,灼熱,淤斑色紅或紫,舌紅絳,脈數等,常見于急性血栓性靜脈炎,淺靜脈炎,復發性丹毒,紅斑性肢痛癥等。清熱解毒活血化淤運用于熱毒淤滯癥,主要表現如上述,還可伴潰瘍,苔黃厚,脈弦滑而數等,常見于動脈狹窄,閉塞性疾病壞疽早期或合并感染時。養陰清熱活血化淤法適用于陰虛血淤癥,主要表現除有血淤證象外,且病程較長,局部發熱惡涼惡熱,或伴五心煩熱。咽干口燥,舌紅少苔,脈細數等,常見于動脈狹窄,閉塞性疾病后期,從周圍血管疾病的臨床來看,清熱活血之法常因病情中實熱與虛熱難分,熱邪與熱毒沒有明顯的界線而三法常相合而用,但又必須辨清主次輕重,相應而用。 五、補血滋陰活血化淤法 即用補血滋陰藥物配合活血化淤藥物,以增加血液使其充盈脈道,血活淤化。血液在脈道中流行,血量充沛則脈道充盈;血液虛少,陰津不足則脈道萎閉,繼而成淤。所以應補血滋陰,增液盈脈,活血化淤。 常用藥物:補血滋陰藥如生熟地、阿膠、首烏、枸杞子、龍眼肉等,活血兼補血者如雞血藤、當歸等。 方劑舉例:四物湯加減。 適應證:血虛血淤癥,主要表現為除有血淤證象外,多為久病體弱、頭暈、面色萎黃或蒼白、唇爪色淡、心悸、舌淡、脈細等。常見于動脈狹窄,閉塞性疾病的早期或后期。 六、平肝潛陽活血化淤 即用平肝潛陽藥物配合活血化淤藥物,以使陽潛血和,絡通血活,而得到淤化之目的。肝陽升發太過血隨氣逆,并走于上,脈絡壅塞,可致血淤。故應平肝潛陽,解除壅阻,以化血淤。 常用藥物:鉤藤、代赭石、生龍骨、生牡蠣、鱉甲、刺蒺藜、天麻、石決明等。活血化淤如性偏涼潤之丹參、牡丹皮、玄參、赤芍、牛膝、郁金、凌霄花等。 方劑舉例:鎮肝熄風湯加減。 適應證:陽亢血淤癥,主要表現除有血淤證象外,為頭脹痛、眩暈、眼花、耳鳴、情緒易激動,并見腰痿足軟,脈弦緊等。常見于多發性大動脈炎及閉塞性動脈硬化癥伴腦動脈硬化者。 參考資料:http://www.jk58.com/article/105/129/20051024215536.htm跌打損傷用中藥 王昕http://www.people.com.cn/GB/paper503/7050/683238.html 治療跌打損傷的中成藥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能。下面介紹幾種新型內服和外敷的中成藥。需要注意的是:以下中成藥孕婦忌服。 內服藥 七里散 由麝香、冰片、乳香、紅花、血竭、朱砂、兒茶制成。主治跌打損傷,每次服1-2克,一日2次。 三七片 由三七制成。主治閼腫疼痛、冠心病心絞痛,每次3-5片,每日2次。 外敷藥 治傷酊 由徐長卿、芙蓉葉、兩面針、大羅傘、樟腦、肉桂油制成。主治扭傷、挫傷。使用時,涂擦患處即可好轉。切忌口服。 香桂活血膏 由木香、白芷、甘松、冰片、生大黃、姜黃、獨活、五加皮等制成。具有消腫止痛、祛風除濕功效,還可治療風濕痛和神經痛。一般外貼幾日后,機體損傷即可好轉。 吊筋藥 由桃仁、白芥子、杏仁、紅花制成。具有活血化瘀、舒筋活絡的功能。使用時,用藥粉15克,以燒酒、面粉、雞蛋清等調敷患處,每日換藥一次,3次即好。 《健康時報》 跌打損傷用什么藥好?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31543914.html跌打酒 Wintex Tong Medicated Wine 功能: 每當你感到肌肉疼痛或疲勞,使用跌打酒能驅除疲勞減低肌肉疼痛,在運動或工作勞動前使用本跌打酒,可以防止抽筋和徹底治療痛癥,跌打酒有促進血液循環及消腫去濕之功效。而且還具有醫治跌打扭傷、骨折脫臼之功,所以本品對各種肌肉和風濕骨骼痛癥具有奇妙之醫治功效。 用法: 如有跌打扭傷,肌肉腫痛,使用藥棉搽上本藥品在患處,再配合適當的按摩以促進療效,每天二至三次,每次二十分鐘便可。 特點: 本品滲透力強,不損皮膚,如搽上本藥品在患處按摩,功效更加顯著。 注意事項: 不可內服,如患處有傷口,必須將傷口清理妥當,方可使用本藥。本品應置于子孩不可取之地方,不宜置近高溫及有火爐之處。 規格:每瓶50ml 傷風感冒 http://www.djdw.com/zhyzhy/2005/0808/article_7200.html 傷風感冒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常見病。人生一世幾乎沒有人未患過感冒,輕者可見鼻塞、噴嚏、流涕、流淚等癥狀;重者可引起發熱、頭痛、咳嗽、咽喉痛及全身不適。本病一般為自限性疾病,如無其它并發癥,3—5天可自愈。感冒初起,民間常用“姜糖水“發汗治療往往有效。多數人在患感冒時,也有服復方阿司匹林而病愈的經驗。隨著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,各種各樣治療感冒的藥物品種繁雜,藥品的使用說明書也五花八門,使人們對感冒治療藥物的選用無所適從,一旦患了感冒.只要能治療感冒的藥品,隨手拿來,不加選擇的使用,容易影響療效。 中醫治療感冒,辨證施治是其顯著的特點,尤其對病毒引起的感冒療效頗佳。中醫將感冒稱作“傷風”或“時行感冒”,認為是人體感受了不正常的時邪所致。由于發病季節不同和人的體質不同,其表現出的癥狀也存在差異。因此,必須采用不同的藥物對癥治療,這就是辨證施治感冒常分為三型,即風寒、風熱、暑濕三個證型。 風寒感冒的主要癥狀為:發熱,怕冷,無汗,口渴,周身酸痛,舌質淡,苔簿白。多見于冬春氣候較冷的季節。應選用“通宣理肺丸”“感冒清熱沖劑”等具有散寒解表功效的中成藥。服用湯藥,療效更佳,可用此經驗; 防風15g 荊芥穗128g 羌活12g 獨活10g 柴胡128g 川芎12g 枳殼128g 茯苓15g 甘 草10g 水煎服,每日一劑,3天為一療程。 風熱感冒的主要癥狀為:發熱,有汗,口干,咽痛,咳嗽,舌質紅、苔薄黃。一般多發生在春末秋初,天氣較熱的季節。應選用“銀翹解毒九”、“雙黃連口服液”、“重感靈”等具有清熱解表功效的中成藥。治療風熱感冒的經驗方為: 金銀花10g 連翹10g 竹葉68g 板藍根10g 薄 荷6g 牛勞子10g 白茅根15g 蘆根15g 荊芥穗6g 水煎服,每日一劑。 暑濕感冒的主要癥狀為:頭重如裹,惡心,欲嘔,腹脹,周身乏力,舌質淡、苔厚膩。多見于暑熱的夏天。應選用“藿香正氣水”、“藿香祛暑膠囊”等具有消暑利濕的中成藥。治療暑濕感冒的經驗方為: 藿香10g 佩蘭10g 白芷10g 陳皮10g 蘇梗10g 大腹皮10g 連翹10g 茯苓10g 法半夏l0g 水煎服,每日一劑。 傷風感冒盡管在人們的印象中被認為是—種小病,人們也常在家中白行選藥治療。但如果癥狀較重,一周后仍不痊愈;或與平時感冒癥狀有所不同,或有向下呼吸道發展的趨勢.那就必須到醫院就診。因為有些其它疾病,如一些傳染病的前期癥狀與傷風感冒相似,一般人很難區分。有了這種警惕性,才可以避免貽誤病情。 感冒時,要適當休息,減少體力勞動。如是流行性感冒,應與他人隔離,臥床休息。發熱期間,體力消耗較多,同時消化吸收功能也受到影響。因此,宜飲淡茶水或糖水,宜吃容易消化的食物。 室內要保持清潔,多通風,勤洗勤曬被褥。在感冒流行季節,也可用食酯熏蒸房間,每立方米空間用食醋5—10ml.用1—2倍水稀釋后,加熱,起到空氣消毒,預防傳染的功效。 平時人們要加強體育鍛煉,多參加戶外體育活動,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,避免感冒的發生。對于那些體質較弱,經常感冒的人們,可以服用扶正固本的中藥。如防風10g,白術10g,生黃茨10g 水煎服,每日一劑,連服30天,可以預防感冒,也可以服用貞芪扶正膠囊或玉屏風口服液來預防感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anko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